2022-07-20 阅读次数: 4360
“刚开始投了很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后来才明白,没有回复就是答案。”今年年初,即将在西北一所高校毕业的马长森刚结束实习,便又转向另一场求职“海投”之旅。
参加线上招聘会、不间断地刷招聘类公众号消息、加入各企业的求职招聘群……马长森初步估计,那段时间他投递了约上百份简历,能够收到笔试、面试通知的有一半左右。
让马长森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他完成了3场线上笔试,从早晨9点开始做笔试题,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尽管实际情况往往是筛选简历、参加笔试后就被pass(淘汰)了,但马长森依然格外珍惜每一次进入笔试的机会,他觉得一轮又一轮的考试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经验值”累加。
今年,首批00后本科毕业生即将步入职场,就业话题屡屡成为讨论焦点,当“00后整顿职场”“00后拒绝加班”等看似“叛逆”的热词冲上热搜时,殊不知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把求职看成了一场“升级打怪”的体验过程。
海投简历也要抓住机会 和“鸡血”舍友相伴求职
刚开始,马长森对自己非常不自信,甚至在一次面试中,他差点儿被面试名单“吓晕”过去。
这是一家位于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马长森对工作内容、发展空间等各方面都非常满意,便投递了简历。而在参加面试时,他发现竞争同一个岗位的,还有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毕业生。
今年6月,一份由网络求职平台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因就业机会、经济实力与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仍为大部分毕业生工作首选城市。但生活成本较低、宜居度高的新一线城市更加受到00后的青睐。此外,六成毕业生表示薪酬待遇、个人发展、晋升机制是求职最看重的因素。
在马长森看来,他更愿意把求职描述成一场追寻“双向奔赴”的旅程,“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看眼缘儿’”。
等待的过程是难熬的,这期间掺杂着成长的苦恼和未知的不确定性。不过,马长森的“海投”策略逐渐起了效果,一段时间之后,他总会被“莫名其妙”地通知笔试面试,在他看来这要归功于他的“鸡血”舍友。
以前,马长森的简历总会因为内容重点不突出、与岗位匹配性不高而被pass,而马长森的“鸡血”舍友仿佛比他更加了解他,不仅能帮他回忆起一些重要的实践经历,还会帮他分析不同经历与不同岗位的匹配性。“我还是我,但调整了表述方式就会变成亮点”,马长森从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多与求职相关的经历和优势,更没想到舍友帮助他建立起了自信。
除了更新简历,“鸡血”舍友还会参与每个人求职的其他环节,从分享招聘信息、分析岗位的可行性到投递简历,以及之后的每一轮笔试面试。“他在帮助我们从被动等待变为行动起来。”马长森说。
同龄人抱团取暖 求职“避雷指南”在社交平台上线
互联网上也掀起了一场陌生人间的就业经验分享行动。
今年年初,从英国留学回国的张童,原本计划投递几家“排得上号”的头部金融企业,但投了十几家也被拒绝了十几次,她感觉自己的求职难度直线攀升到了“困难模式”。
张童开始分析自己的就业目标是否现实,她发现自己心仪的岗位更加看重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而恰恰她的教育背景里缺少这些能力。于是她将目标转向与自身经历最符合,并且门槛稍低的岗位,不久后便收到了第一份offer。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正确认知自己,是张童在这段经历中最大的收获,她想记录下自己的成长。收到offer的当晚,张童就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一个名为“2022应届生血泪教训”的帖子,一夜之间这个帖子收到了上万条的点赞、评论和私信。
张童没想到帖子“火”了,更没想到存在求职困惑的同龄人有这么多。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张童把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划分为“正确认知自我”“准备简历”“笔试面试经验”三个大专题,并详细记录下自己在每个阶段的心态转变以及应对办法。
在社交平台分享求职经验的人还有很多,方式和内容各式各样。比如,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拍摄自己的工作Vlog;毕业生们分享“避雷指南”经验帖;组建“应届毕业生反焦虑”“今天有收到offer吗”“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等互动交流小组。
张童觉得,这种方式会减少信息壁垒,进而消除自己小世界的不确定性,还会收获一些正反馈。“但经验帖只是参考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和境遇,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自己”。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朱迪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种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年轻人不仅可以跨地域、跨空间去分享经历和经验,还能搜索到行业内前辈们的帖子,实现了跨代际、跨行业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帮助他们规避一些人生“弯路”。
为何年轻人嘴上说“躺平” 实则拼命努力
当00后们加入职场,“躺平”“佛系”“摆烂”等网络词语逐渐走红,但也出现了“内卷”“支棱起来”“冲冲冲”等代表着奋斗的热词。看似矛盾的词语背后却映射出新时代下,年轻人对工作的新定义。
朱迪曾经对比研究过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价值观问题的调查数据,她发现,当代年轻人更加追求工作与生活、家庭之间的平衡;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年轻人的工作至上伦理相对较高,但从我国纵向发展数据来看,相较于20年前有所下降。
朱迪认为,当年轻人的工作至上伦理下降之后,他们更多地追求情感满足以及自我实现,为工作而牺牲休闲娱乐的观念在下降。不过,一旦生活压力凸显出来,年轻人更加愿意为改变生活去付出更大的努力。
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的王文萱,就是在一轮又一轮的求职招聘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角色的定位。从去年9月开始,王文萱前前后后投递了十几家位于北京、上海的互联网公司,但最终都止步于最后的面试环节。面对高昂的房租和工作压力,王文萱决定选择离开一线城市。
不过,回到家乡的王文萱并没有从此轻松。在她看来,小城市的机会相应减少了很多,一份好工作往往更是“挤破了头”。
如今,在小城里的王文萱在努力去寻找一份“好工作”。她觉得,不管在哪个城市、做着什么工作,永远保持努力、保持乐观才是人生应有的命题。
年轻人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朱迪认为,年轻人需要反思自己对“好工作”的定义标准是来源于他人的想法、社会大众的认知,还是真正符合自己价值追求、兴趣爱好的标准,如果一味地对“好工作”设定严格的标准,很有可能是在给自己的发展设限,进而失去很多机会。
“年轻人找工作没必要短时间内追求完美,当自己把严格的标准变为限制时,就可能成为达到完美路上的最大障碍。”朱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