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人力资源服务业总收入十年间增长超50倍 放了啥"大招"?

2017-02-03 阅读次数: 4696

       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由2003年的40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282亿元,这一数值接近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上海拥有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仅占全国百分之四。在这份光鲜的成绩单背后,体现出的是市场对于人才井喷式的渴求,以及上海人力资源作为“朝阳产业”的崛起与发展。
        上海最大的优势是开放,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业是连通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信使”,它将最符合需求的人员输送到岗。怎样才能有效促进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如何增强人力资源产业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共同为上海的人才队伍建设添砖加瓦?
         经过近30年的“探路”,上海已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运行轨迹。
         为市场“松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走进上海市人才大厦,这里有着全球最大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5年前上海做人力资源服务的没有外资企业,就连民营企业也很稀有。”专业人士说,当时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在国外蓬勃发展,但中国市场起步较晚,政府统包统揽的格局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大家对于人力资源服务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满足供求关系的层面。政府能够提供给求职者的服务十分有限,大多以现场招聘会的形式进行,效率低下、手段单一。”
      对高精尖人力资源企业构不成吸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便有心“试水”中国市场,缺乏一套开放、规范的政策体系,“大鱼”也不敢随便“上钩”。然而,上海要打造“国际化、世界级、全球化”的大都市,必然离不开人才的聚拢,离不开人力资源服务业这张“战略牌”。意识到这一点,上海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2年,当时的上海市人事局在全国率先对其所属的人才中心进行改革,剥离人才中心部分经营性服务职能成立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并在全球招聘总经理。在王桂生看来,全球招聘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它意味着政府在让渡放权,把应当由市场来运作的内容交给市场来办。”相关人士正是瞄准这一契机进驻中国市场。
      谈及当初的改革,市人社部门称其为“双赢”之举。“一方面,企业在运行的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支撑。好比蹒跚学步的孩子,先帮助他学会走,然后再放手让他奔跑;另一方面,要让市场发育健全,政府不能既当裁判又当球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整个人才市场才能高效运转。”
   “放权”二字,成为人力资源改革的核心词汇。本着这一原则,上海于2006年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批准中外合资机构外资可拥有不超过70%的股权;2008年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设立独资人才中介机构,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国际性人力资源机构进入上海;2015年,依据国务院发布的自贸区“负面清单”,上海自贸区更进一步取消了外资独资设立人力资源机构的限制。
      宽松的市场环境、肥沃的政策土壤,带来了企业的迅速成长。随着市场进一步开放,一批世界500强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落地上海。除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在茁壮成长。2016年,在上海第三产业纳税百强榜中排名第36位。现在的人力资源公司更是将目光聚焦于“走出去”战略,提出“集团化发展、全球化拓展”的新目标。大部分人力资源公司完成了从传统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公司到拥有移动互联网思维企业的华丽蜕变,并建立了O2O商业模式的人才公司。
      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集聚,提升了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也从最初的人事档案管理、招聘服务,逐渐发展出人才培训、网络招聘、人才测评、高级人才寻访(猎头)、薪酬福利管理、人力资源外包、派遣、人力资源咨询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服务功能不断向多层次、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有形之手”在幕后:立标准、树品牌、做服务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过程中,人力资源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据统计,持证机构由2001年的114家增加到2015年的1086家,其中,民营机构占总数的82.2%,外资和港澳台机构占到7.2%。
        市场之门是打开了,然而面对庞杂的机构构成,如何才能施行有效监管,进一步助推人力资源服务业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在市人社部门看来,培植好人力资源产业的土壤还不够,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是关键。“唯有形成一套有法可依标准,企业才敢放手去做。”
        2002年,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按市场规律运作的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开始牵头编制地方标准。目前,《人力资源派遣服务规范》、《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质量与评价要求》、《人才测评服务规范》、《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规范》5项地方性标准已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共计140家单位申请贯标。上海的人力资源服务从形态上,形成了由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组织自律、人才机构自主发展的市场格局。
        如果说订立标准,是规范市场的“基石”。那么,树立品牌、服务企业则是进一步促使市场发展的“催化剂”。目前,在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积极推进下,已有20家企业获得“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21家获“上海名牌”称号,4家获得上海名牌“辉煌之星”称号,2家获得“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一个看一个,通过打造行业优秀品牌,树立一批行业标杆,处于成长期的人力资源企业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2016年“营改增”新政出台后,为缓解政策对行业税赋的影响,市人社局专门组织行业协会、企业、税务部门专家研讨,积极帮助行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诉求,忧企业之忧,解其所困;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自2013年起,探索建立分层次、分业态的人才培训体系,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业内专家和领先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
        此外,市人社局还积极参与搭建各类平台,推荐企业申报本市服务业重大示范项目,目前1家企业已获得资金支持,推动3批共15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获批张江示范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符合发展规律:打造区域型产业高地
        未来,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将如何发展?在去年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已给出明确的指示,要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就必须“深化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随着上海人才大厦的启用和相关服务机构的进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逐步向上海人才大厦聚集。2010年6月,人社部复函同意筹建“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同年11月,园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国内首个以人力资源服务业为特色的国家级产业园区。
       “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建成,是对上海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成果的一个肯定,也是人力资源企业发挥集体效能的一个着力点。”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与市场管理处处长叶霖霖介绍,这座位于原闸北区的产业园区只是上海人力资源产业整体发展规划中的一个增长点。本市一些区域正在形成一批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地。
        浦东新区对外资人力资源服务开放程度高,加速吸引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浦东,为上海及浦东新区引进了一批紧缺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徐汇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商圈的规划,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积极吸引和集聚中高端人才;黄浦区则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高档的办公环境,打造淮海路“人才机构一条街”,吸引大批知名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形成了行业集聚规模效应;静安区吸引全球最顶尖的国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高端猎头机构纷纷落户于此……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些区域型人力资源产业。随着上海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们还将着眼于支持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走出去’,同时争取把更多的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请进来’,从而使上海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向着结构更合理、分工更精细、服务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叶霖霖表示。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